3.3.8 辛庄镇社区教育章程
来源:社区学院  发布时间:2019-10-11   浏览次数:13


常熟市辛庄镇社区教育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乡镇的基本框架,落实常熟市辛庄镇社区教育实验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一定区域内充分发挥教育结构地域化、教育体制终身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教育方式多元化的特点,组织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有效地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三条、社区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学习型乡镇、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为目标,贯彻落实科教兴镇战略,以“两个率先”为统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发展创新为动力,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提供有效服务。

 第四条、社区教育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功能多样、资源共享、服务至上、共同育人”原则,以教育思想的前瞻性、教育方法的开放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大力开发社区人力资源,提高市民素质,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文明。

  1.  组织建设

 第五条、镇、街道均应建立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镇、街道的办公室设在镇社区教育中心、街道社区学习中心。

 第六条、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要按照各部门工作职责,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第七条、镇、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应担负起管辖区域社区教育规划、决策、协调、评估、督促、表彰等工作职能。

   第三章  阵地建设

 第八条、镇、街道均应按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总体目标要求,建立镇社区教育中心,办好老年学校,建好街道社区学习中心。镇社区教育中心要达到省重点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标准,街道社区学习中心要达到苏州市示范或合格成人教育中心标准。村级社区、企业社区要有与教育培训相适应的学习场所。

 第九条、完善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力争在两年内,每个社区能达到“八有”要求,即:有一个设施较为完备的教育培训基地,有一个图书阅览室,有一个文体活动中心,有一条科普宣传画廊,有一块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有一支社区文艺宣传队,有一支社区志愿者队伍,有一个社区培训服务网。

  1.  队伍建设

 第十条、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专业理论水平精,创新意识强的社区教育专职工作队伍,逐步达到以万分之一点五的标准配备社区教育专职人员的要求。

 第十一条、各社区应选聘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和兼职管理人员,以满足社区教育发展需要。

 第十二条、镇、街道及有关单位要建立一支满足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第十三条、要抓好镇、街道、村(厂)三级社区教育网络队伍建设,严格工作要求,收到工作实效。

 第十四条、有计划地、多渠道地加强社区教育专兼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  制度建设

 第十五条、各有关部门应按照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规划和方案,每年制定符合实际的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计划,并按计划积极开展实验工作。要加强督促与检查。对开展社区教育成效显著的镇、街道、社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镇、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交流现场会,对各级社区教育进行指导、引导、协调和服务,及时解决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推进区域社区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十七条、各单位要以科研为先导,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探索社区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每年应提供一定数量论文或经验总结,以提炼我区社区教育的新特点。

  1.  经费

 第十八条、建立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交一点的社区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第十九条、市、镇两级政府要按照省、苏州市有关文件要求,列支开展社区教育的专项经费。社区教育经费专款专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公布,实行公开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