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古里镇淼泉新街3号有一位92岁高龄的志愿军老兵,他虽然重病缠身,但依然保持革命本色,保持军人风采,令人肃然起敬。
4月28日上午,常熟市老年大学通讯组和虞城笔友会一行10多人,前往老人家里采访,他的大女儿,62岁的吴梅芬已经早早的守候在大门口,欢迎我们的到来。进门后,在小天井里看到一位老人,头戴有“八一”五角星帽徽的军帽,身穿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牌的棉军装,坐在藤椅里,看见我们来了,他连忙撑着拐杖站起来,微笑着和我们一一握手,还频频举手,向我们行着军礼。
接着,大女儿安顿父亲坐下,跟我们打招呼说:父亲因身患重病,不便多讲,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情况,她说:父亲叫吴雪良,今年92岁了。1953年1月,应征入伍,赴朝参战,他被编在中国人民志愿军60军179师536团3营9连,当班长。在部队里,他苦练杀敌本领,成为全军有名的狙击手;他还刻苦钻研枪械修理技术,在部队获“一级技术能手”称号。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勇猛杀敌,还经常冒着枪林弹雨,营救自己的战友。在朝鲜战场上,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多次立功,受到部队领导的表彰。在朝鲜一次无名高地的争夺战中,战斗打得十分惨烈,他的三分之二的战友牺牲了,突然,敌人的一发炮弹在离他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波把他和老班长掀倒在地,两人同时滚到了山沟里,当场昏死过去,直到战斗结束,战友们在清理战场时,才在山坳处发现了他们,一摸身上,还有生命迹象,便急送到附近的战地医院抢救,终于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957年5月,吴雪良复员回家,被安排在周行供销社生产资料部工作,负责化肥农药煤球的供应,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他经手的这些物资,都凭票限量供应,工作中他保持军人本色,铁面无私,从不徇私舞弊。当时单位里的劳保条件很差,工作时既无口罩,也无手套,发放化肥农药煤球时,就直接用一双手,造成他自己农药中毒,从此埋下了病根。
工作中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为了方便农户,他每天坚持早上四点钟起身,五点不到就赶到门市部开门营业,晚上一直忙到10点以后才回家。农村大忙期间,他带着农用物资,走村串户,下乡支农,深受大家欢迎,当时的常熟县委书记孟金元,对他这种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
文革期间,有些红卫兵小将受坏人挑动,大搞“打、砸、抢”,吴雪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发扬军人的那种大无畏精神,上前劝阻,可是在当时的形势下,这还了得!他马上遭到红卫兵的围攻,被拳打脚踢,还被关进“牛棚”,进行批斗。吴雪良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在他遭受红卫兵欧打时,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不久,红卫兵只好把他放了。
由于他在朝鲜战场上经常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加上复员后在供销社生产资料部又遭遇了农药中毒,到八十年代初,他已身患多种疾病:冠心病、痛风、脑动胍粥样硬化,还得了阴囊鳞腺癌,1983年他病退回家。在家中,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军人的气质,从不愁眉苦脸,还是那么乐观,那么阳光,他常常跟人家说:“我是一个兵,死都不怕,还怕什么癌症!”
,在他心中,永远有一个“军人情结”,子女为他添置了不少新衣服,往往一身衣服穿不到半天,就脱下来,又换上了军装,夏天,他总是穿那身单军装,冬天便换上了棉军装,他总觉得,穿军装,最自在,最踏实。怪不得他和老伴拍的合影照,两人都穿的军装。在他房间里,四周墙上布置的都是他的军装照。在家养病期间,他每天的必修课:一是听女儿为他买的点唱机里播放的军歌,如《当兵的人》、《志愿军战歌》、《打靶归来》、《解放军进行曲》…等等,这些歌他百听不厭;还有就是收看中央电视台七台的军事频道节目,最近看到习总书记在青岛检阅人民海军的壮观场面时,看得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今年清明节,女儿推着轮椅带着他到常熟虞山上去扫墓,出门时,他依然是一身军装,他们到达虞山公园后,准备休息一会儿,这时游客看见这里有一位志愿军老兵,马上围上来,并递上话筒,请他唱两首军歌,这可把女儿急坏了,因为近来他父亲病情恶化,记忆力几乎丧失了,说话都很困难,怎么能唱歌呢?可是奇迹发生了,只见老吴接过话筒,先是唱起了“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接着又唱了一首《志愿军战歌》,,侭管他吐字有些含糊,但两首歌他竟然一宇不漏的唱完成了。公园里的游客听到歌声纷纷齐拢上来,大家不约而同地一边拍手为他打节拍,一边也跟着啍了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合唱就这样进行着,歌声在虞山公园里回响,这时的老吴,两眼有神,显得神采奕奕,他用尽全身力气在歌唱,大家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并报以热烈的掌声。眼前的这幅情景,着实让在场的女儿吴梅芬惊呆了,她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太神奇了!顿时,两行开心、激动的泪珠从她的脸脥上滚落下来。
吴雪良,这位老兵,因为他胸中始终有着军人的情结,所以侭管病魔让他记忆力喪失,他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曾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的那些峥嵘岁月,永远忘不了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永远忘不了“我是一个兵”!
通讯员邵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