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娘王杏宝
来源:社区学院  发布时间:2019-03-07   浏览次数:13

船娘王杏宝

邵兴元

  

   沙家浜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四季游人如梭。

  沙家浜美,美就美在沙家浜的水。走进沙家浜,走上“东进桥”,一大片碧波涟漪的湖面,就让你陶醉。一堆堆芦苇簇拥成一个个小小岛屿,错落别致的镶嵌在这碧波之上,一眼望去,这满目的绿意,顿时让你心旷神怡。当你来到芦苇荡,如果站在岸边,看到的是一座座被水气弥漫的芦苇岛;如果你坐在船上,看到的便是真真切切娇脆挺立的芦苇叶,她们密不通风,围住了我们,只见水绿、芦苇绿,只有抬头看到的天,蓝得像用水洗过的宝石一样…。

来到沙家浜的第一件事,便是坐上这水乡特色的手摇船,船上,蓝印花布的船帘,勾起了诗情画意,船娘“吚呀”的歌谣,把你带回到遥远的时光里。

2008911日,中央电视台两名记者来到沙家浜采风,他们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徐耀良陪同下,来到了芦苇荡,登上了船娘王杏宝的小木船,客人上船后,便打量起这位船娘,只见她大约30多岁年龄,中等身材,个子不高,苹果脸,面带笑容,头戴“印花头巾”,腰系印花小围裙,看上去为人热情开朗,她说话拉大嗓门,不时扬起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船娘王杏宝一边搖船,一边用清脆的歌喉唱起了民歌《手摇木船歌》,她唱道:“手搖木船荡悠悠,芦苇迷宫转一圈,亲眼目睹全看到,心里感觉实在好,先品春来茶,再品大闸蟹,味道鲜美人人夸,欢迎大家常来沙家浜。”

  两位中央电视台记者一听,这民歌音色优美,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声声入耳,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并要求再唱一只。王杏宝相当爽快,便唱起了《四季歌》:“春季里来暖洋洋,芦苇荡里勤梳妆,小桥流水迎人笑,到处一片新气象。夏季里来热难挡,芦苇荡里来乘凉;品茶观景林荫处,不是天堂胜天堂。秋季里来芦花放,菊香蟹肥来品尝;坐上小船看美景,听听山歌精神爽。冬季里来雪花飘,芦苇荡里披银装;革命传统代代传,一代更比一代强。”

  两位记者越听越有味道,真是意犹未尽,一定要船娘再唱第三首,王杏宝相当爽快,二话没说,便唱起了民歌《沙家浜是个好地方》,她唱道:“沙家浜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有名望,东靠上海大城市,北靠滚滚扬子江。沙家浜是个好地方,交通发达真便当,锡太公路穿心过,南北贯通苏嘉杭。沙家浜是个好地方,物产丰富响当当,阳澄湖有大闸蟹,鱼虾满塘粮满仓。沙家浜是个好地方,企业发达又兴旺,产品销往全世界,道路越走越宽广。沙家浜是个好地方,芦苇荡里好风光,万紫千红人欢笑,不是天堂胜天堂。沙家浜是个好地方,老区人民心向党,继续革命好传统:共同富裕奔小康。”

  情真意切的词语,甜美清脆的歌声,在人们的耳际久久迴荡。此时正值金秋季节,芦苇荡里的菱角成熟了,小船搖过,只见水面上飘浮的红菱绿叶,分外醒目,两位记者触景生情,便对船娘说:“你们这里盛产红菱,,请你再来一首《采红菱》吧!”但不巧的是她现在的确不会唱《采红菱》,于是,她灵机一动,决定“将”徐耀良一“军”,对记者说:“真对不起,这首民歌我还不会唱,不过,今天我们的大作家徐耀良在这里,只要他编得出,我肯定唱得出!”两位记者一听,齐声喊:“好!”目光顿时投向了徐耀良。耀良心领神会,毫不含糊,脱口而出,创作了一首船娘民歌《采红菱》。王杏宝也不肯示弱,她说话算数,马上打开嗓门,拉腔拉调唱起来:“釆菱要唱采菱歌,奴与阿哥比谁多?釆得红菱上市卖,换件新衣送阿哥。采菱要唱采菱歌,阿妹心思特别多,手捧新衣细思量,回敬一个情哥哥。”

一曲《采菱歌》,两位记者听得津津有味,连声叫好。并说:“你们常熟,出人才,不但有“金嗓子”的船娘民歌手,还有“出口成歌”的农民作家,真了不起!“

  两位记者当即对这些“船娘民歌”进行了现场录制,带回北京后,安排在中央电视台15频道,即音乐频道播放。同时有部分电视台先后作了转播。

 那首《采红菱》的民歌,后经作者修改、充实,改编成男女对唱的形式,搬上了文艺舞台,深受观众欢迎。而我们的船娘王杏宝,依然一边摇着小木船,一边哼唱着徐耀良当时即兴创作的原生态“船娘民歌”《采红菱》,迎送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远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