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选读:陈乃林《终身教育观照下的社区教育》
来源:finnyfish  www.cssqjy.com  发布时间:2014-10-09   浏览次数:8
摘要:本文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对社区教育的本质作了新的解读。在分析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联系与差异的基础上,从促进人的全面终身发展、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区学习资源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社区)等多个维度,强调发展社区教育是推进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社会载体。
关键词: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    关联
 
陈乃林:男,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会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兼职研究员,邮编:210003
 
载《成人教育》(黑龙江)2008,10,P16--18
 
    一、关于社区教育发展态势及本质解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区教育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指导下,成为本地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形成了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各个部门配合,社区组织实施,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形成了以区(县)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居委(村)教学(学习)点为基础的三级教育学习网络;
    ——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实行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全国社区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现有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14个,同时,前不久教育部还确定了34个社区教育示范区。另外,全国还有近400个省(市、自治区)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基本覆盖了全国省(市、自治区)的范围,成为全国发展社区教育的先行和骨干力量;
    ——社区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在发展中提升,呈现了以京津沪等一批大中城市为龙头,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干,中、西部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梯度推进、滚动发展的总体格局;
——从区域布局看,社区教育正在从城市向发达地区农村扩展,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有些发达地区呈现了城市引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
    ——在推动力量上,在坚持政府及教育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也出现了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长三角社区教育论坛”、“环渤海社区教育协作会”等民间组织,协力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可喜情势;
    ——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标志,包括部分城市(含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区,品质、品位较高,特色、优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是全国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标杆。
    ——当然,从总体上讲,全国社区教育还处于实验阶段,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人们主观认识上、特别是一些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认识不甚一致,所以,各地社区教育发展也呈现很不平衡的状况,社区教育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现在看来,全国社区教育的发展,面上还要继续扩大数量和规模,国家教育部2004年关于深入发展社区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到2007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要扩展到各省市区,进一步扩大省级、市级实验区范围,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省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普遍开展社区教育的城市;创建一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经济教育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社区教育延伸到农村地区并取得初步经验,中西部地区在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
社区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就是点上(主要是国家和省、市、自治区的实验区)则主要是重在深化、提升、创特、创优,就是以项目、课题、个案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基础,抓住重点,促进社区教育不断深化;以创造特色、打造品牌、营造优势为标志,推动社区教育不断提升;以现代管理和学习型社会理念为指导,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拓展社区教育的领域;从哲学层面进行深层的文化反思和文化建构,是引导社区教育深化内涵发展的重要思路;以主动融入社区建设、文明创建、和谐社会构建为契机,探索合力推进、持续发展社区教育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电大远程教育参与社区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社区教育水平,联手打造全民终身学习服务平,让更多社区成员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服务,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总结和反思,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发展,世纪之交,在国家教育部门指导下,进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实验阶段,那么对社区教育究竟应有一个什么样的本质认识呢?
据我国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所谓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厉以贤)“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内全民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需要紧密相联,以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的综合体。”(叶忠海)(转引自陈乃林《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第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这就是说,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面向全体居民所开展的各类教育、学习活动和过程的总称。
    如果说,对于社区教育的理解,人们可以做描述性的定义或概念诠释,但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在我国的传播,自我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在权威性正式文件引用终身教育的概念以后,终身教育不仅迅速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教育思潮,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成为人们诠释许多教育现象的理论依据或基础。正是从这个维度,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社会——教育实践。
所以,如果人们换一个视角,从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和联系的角度,我们就不难发现,社区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就是社区范围内的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是实施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社会载体,是促进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相互关系
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有若干相似乃至共同之处:
    一是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都是属于高度开放的社会化的教育类型和教育体系,社会开放度都很高,这类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甚至也关注和重视不正规的教育和学习,重视在各种非正规、非正式乃至不正规的教育学习,对于社会成员的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就不仅弥补了正规化、制度化教育层层筛选、淘汰机制所带来的弊端,而且使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在整个社会化的大教育体系,找到了自己应有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机会,因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面向社会全体居民、民主的平等的教育。
    二是最能体现人本性质、人文关怀的一类教育。教育就其本性来说,与人类具有相互依存性、不可分离性,可以说教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教育离开人就不成其为教育,而人离开教育也不成其为人。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人是一个可教育的动物,“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种泛智教育观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转引自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195、197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教育就是使一切人都充分和谐发展,成为具有智慧的人。
    但我们又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和问题,就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众多主客观的因素,教育往往受到扭曲和异化,结果,教育育人的职能弱化了,工具性的职能则被强化了。比较而言,由于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没有或者较少工具意识和急功近利行为,人本性质、人文关怀体现的较为加鲜明,比较到位落实。
    在这一方面,它和20世纪90年代,一些教育家、社会学家提出的一个教育新理念——“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完全是一脉相承的。全纳教育的本意就是,在人权观念影响下,接纳每一个被制度化教育排斥在外的失学、辍学儿童(也称特殊需要儿童)。(陈云英:全纳教育视角中的农村教育发展。教育研究,2003.8,13-16)我们这里把全纳教育和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联系起来,就是把教育对象从失学、辍学儿童,扩大到成年的弱势群体,以及老年群体,这些都体现了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和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就是在人权思想影响下,以弱势群体的平等进入为基本标志,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全民参与、人人共享的全纳教育。
    三是在实践层面,是维护教育——社会公平有力、有效的手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取向,是评价教育——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智力支助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对于弱势群体的教育关爱,正是一种以教育的公平促进社会的公平的重要举措。现在社会流行一种水桶的短板理论,就是说,水桶的容积不是由那些长板决定的,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木版决定的。同样的道理,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水平,往往也标志着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同时还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程度。
    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都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民生以就业为本的原则,其优势和特色在于:这是一种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贫富、机会均等的教育,也是重视人人参与教育、不同群体共享教育、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教育。这类教育和弱势群体有一种天然的关系与联系、情缘和关爱,特别关爱和有利于那些在社会结构中处于最低层、甚至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都能享有机会广泛地参与到教育培训中来。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都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提高谋生的本领,增加就业的机会,鼓励创业的精神,帮助社会成员改变自身的处境,提高他们正向往上流动与晋升的能力,促进社会中产阶层的成长和合理阶层结构的形成。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当然,这两类教育也有区别:
    一是认识视角的不完全相同,终身教育侧重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兼顾空间维度来认识问题,科学定位终身教育在社会化大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而社区教育则是侧重从横向的空间维度、兼顾时间维度来认识问题,更多地和全民教育、社会教育靠得更近。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两者各有侧重,又互有交叉重合。
二是关注的层面不完全相同,社区教育更多的关注微观层面、实践层面、当下背景下的实然状态,更多地重视和关注居民参与度、实效度、满意度,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提高。而终身教育则较多关注教育的宏观层面、注重理论指导及终极目的,就是要正视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挖掘和开发人的主体潜能,提升和张扬人的主体价值,实现主体的终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终身教育是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指导社区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三、发展社区教育,推进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基本途径
    1、发展社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终身发展,体现了终身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宗旨,也是推进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关注并促进人的发展,体现了终身教育所包含的人文理念和人文关怀。人是世界上惟一自觉主动追求发展的存在者,而动物只能适者生存,没有发展意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人和社会的基本问题;人离开了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广义理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在消灭旧式分工基础上,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在不同的社会职能中,比较自由地互相交替转换;在交替转换的过程中,人的先天的“沉睡的潜能”和后天的能力,得到自由的发展;社会个体和社会全员的才能都得到全面发展;在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个体和社会、自然之间得到和谐协调发展。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启示我们:不能孤立地抽象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社会劳动分工、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进行具体的历史的辩正的分析和判断。社区教育所体现的是对人人的教育关爱,而终身教育是体现的是对人的一生的教育关爱。
    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应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公共文明素质、健康素质、生态文明素质、权利义务责任一体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要做到个体自尊自律和人际互助互爱结合,重视创设和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从抓好社会细胞的建设做起,创建学习型家庭(社区),促进家庭成员共同成长,促进家庭、邻里、社区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打造全民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重在搞好社区教育、学习支持服务。
从社区教育管理上,要坚持以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把满足社会成员教育学习需求,促进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作为社区教育管理的根本宗旨。社区教育管理应该实现三个转变:从行政管理型向居民自主型、计划管理型向需求导向型、管理控制型向教育服务型转变。人的需求和满足需求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需求形成市场,市场推动发展。坚持把激发需求和引导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眼前需求和长远需求、共同需求和个性需求恰当地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居民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2、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是推进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贯穿于社区教育始终的核心。终身教育与和谐社会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应该肯定,建设和谐社会,也是终身教育的目标追求和价值所在。
    在社区教育中,要坚持并高度重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区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共同构成了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这是社区教育的又一个重要任务。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在社区内形成崇尚学习、创新创业的时代风尚和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增强社区居民诚实守信意识。
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已成为不少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的一个亮点和特色,要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帮助社区居民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如果说社区教育更多地是从当下对社区全民的教育,那么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把和谐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长期地贯彻的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3、建立社区学习资源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是实施终身教育的社会载体
所谓资源,按照《辞海》的解释,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等要素的总称。资源又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资源,主要有如下特点:
  (1)开放与共享。社区的资源包括学校教育的资源,但又不限于学校教育资源,也不是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资源的开放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调剂余缺,长短互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追求1+1﹥2的社会使用效益。
  (2)整合与集成。资源是广泛深入发展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基本教育学习需求的物质基础。在教育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盘活、用好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这是一个重要课题。社区教育注重将社区内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高资源合理配置及其集约化程度,这就为全民享用终身教育,提供了资源平台。
  (3)便捷与实效。社区教育资源的使用,讲求便捷性和实效性,居民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适合的形式和途径,就地就近利用资源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喜闻乐见,生动活泼,既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又具有可接受性和真正素质教育的特性。
打造资源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打造资源平台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关键。社区教育资源是供人使用、为人服务的,这就要重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以主动积极热情周到的服务,帮助社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促进社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人性化服务。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资源的管理与使用,目的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为了社区的全体居民,特别关爱社区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源的便利、优惠及倾斜。
    4、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通向学习型社会的组织依托
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社区教育的文件中,明确把创建一定比例的学习型组织,作为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要求。现在看来,这不仅是发展社区教育本身的要求,而且也是推进终身教育的社会组织基础和依托。不仅学校和教育机构赋有教育学习的职能,其他的企业行业、机关事业等单位,也要负起帮助其成员教育学习、把单位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的责任。
    据欧洲成人教育协会秘书长Ms.Ellinor Haase于2006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一次关于终身学习与社区教育的国际讨论会上,在介绍欧洲的社区学习模式时指出,欧共体国家在里斯本确定的终身学习战略的驱动下,欧洲委员会开始建立学习型区域和学习型城市。在这个知识年代,“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区域”和“学习型组织”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阐述欧洲城市、城镇、地区和组织转型的基本原理。学习型城市和区域的相同之处,在于清晰地界定了创新和学习是发展的核心,都把终身学习、创新信息和交流技术的运用结合起来,支持社会经济活动。可见欧共体国家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都已经把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区域纳入了终身学习战略。
    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和实践运作,虽然来自于国外,但传播到我国以后,则已经根据我国的实际,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中央明确地把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政府、政党,以及学习型社会,加以系统整合,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社会系统建设工程。这就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把分散的局部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自觉地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社会建设系统工程中去,并且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不言而喻,通过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活动,也必然成为推进全民终身教育的社会化的组织载体,并且还要自觉把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以利于和推进全民终身教育持续发展相吻合适应。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推进知识的创新和共享。这是学习型社区(组织)与一般的学校教育资源所不可替代的。在社区教育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核心性资源,而智力资源又是其人力资源中的核心。智力资源包括知识、经验、智慧等要素。通常一个组织对于发挥成员的显性知识的作用比较重视,也比较容易做到,而更为重要的是把成员的隐性知识发掘出来,把大家的经验、智慧、才能,集中和聚焦到组织的共同愿景上,真正做到使组织的智商超越个体智商,实现社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学习型社区(组织)区别于一般社区(组织)的一个重要的更为深层次的特征。
    经过考察比较,不难发现,凡是学习型社区搞得好的地方,通过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开发、社区议事园、社区论坛、沙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使社区成员在一种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中,把自己的真实见解、思想观点以及知识智慧贡献出来,经过各种思想理念的讨论、碰撞乃至交锋,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从而超越了个人智慧的极限,变成了社区的集体智慧或者决策,使许多难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形成了群策群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把社区成员个人的经验智慧、特别是隐性知识,充分发掘和贡献出来,变成集体的智慧和决策,才能使组织的智商超越个体智商,这是整合优化资源更为重要和更高层次的工作与要求。
    创建学习型社区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社会组织基础。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以各种学习资源开发和整合为保障,以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学习需要为标准,就能够促进社区和居民持续全面发展,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