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尚湖镇历史悠久,有钻天的银杏和六百年的罗汉松,有南宋名将之墓———印家山遗址;有清道光年间的古桥——迎阳桥;还有被称为“良渚第一龙”的双龙纹环境形玉饰,出土于罗墩遗址——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早期部族首领的显贵高台台墓地,距今已有5200多年历史。尚湖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直至今天,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如珍珠般散播于全镇各地。龙舟赛、锅浴、宝卷均已成功申报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影响力十分广泛的王庄戏曲、王庄西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申报过程中,这些都是尚湖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尚湖镇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其中,王庄戏曲尤为突出,在尚湖镇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锡剧,俗称“无锡滩簧”,发源于无锡市羊尖、严家桥等太湖沿岸农村地区。尚湖镇行政区域由原来的王庄、练塘、冶塘三镇合并,毗邻无锡羊尖、严家桥。特别是王庄区域,家家户户都爱听戏、爱唱戏,不管是年已古稀的老翁老太,还是穿开档裤的儿童,他们都能哼上几句,久而久之,“王庄戏曲”也就随着这种传统习俗的不断延续应运而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尚湖这块充满富足的灵气的土地上,培养了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曾豪,国家一级演员、上海京剧院当家花脸唐元才等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名人。出现了像龚卫明、龚美华、任建明、高红英等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华东地区具有影响并屡获大奖的名角名票。出现了像陶卫标、李如宝、曹玉妹、屠泉根、袁建忠、王燕等一批对“王庄戏曲”情有独钟、孜孜以求的追求者和奉献者。也出现了像袁小弟、屠泉根、倪海东等一批为“王庄戏曲”辛勤笔耕的写作者。兰花艺术团组建于80年代初,演员都是业余的,30多年来,艺术团越办越红火,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自己的艺术团。
尚湖镇十分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运用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来宣传公民道德规范,特别是根据“王庄戏曲”独有的风格特点,依托兰花艺术团这一载体,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将《定亲》、《情变》、《团圆》、《良心》、《忏悔》、《呼唤》、《搬家》、《望子成龙》、《责任》、《钟声》、《双进门》、《父亲的日记》等在群众中富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搬上舞台,这些当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教材带动了全镇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而“王庄戏曲”这一特色文化品牌也逐步成为常熟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一个缩影。
作为尚湖镇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王庄戏曲”根植于群众,来源于生活,这也是 “王庄戏曲”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村民群众的极大欢迎的重要原因。
兰花艺术团积极组织、参与特色文化活动。常常组织庆元旦、庆国庆、迎新春等文艺专场演出,经常性开展以“特色文化进基层、进学校、进企业”为形式的送戏下乡活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向基层百姓宣讲、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和繁荣文化生活的有力举措,有效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多年来,组织开展戏曲送戏活动,兰花艺术团每年深入农村巡回演出达8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0多万人次。同时,兰花艺术团还与镇、村二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优势互补,定期播放现代小戏、小品,举办锡剧演出专场,为农村农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百姓及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兰花艺术团通过运用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来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加强建设,拓宽阵地,发挥传统锡剧艺术的渗透作用,创作、编排、演出现代锡剧小戏,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着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邮储、农行、司法、交通、计生等主题宣传活动都看中了这一平台,纷纷邀请演出,编演的各个节目也在各大演出中频频获奖,已获大小奖项50多次。其中《情变》、《良心》、《忏悔》、《父亲的日记》等分别荣获常熟市群众文艺创作汇演一等奖、常熟市广场文艺金奖和苏州市法制文艺、群众文艺汇演一、二等奖等荣誉。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现代锡剧小戏《钟声》获得了2006年苏州市小戏小品大赛优秀节目奖。而一部收集记录了近年来“王庄戏曲”众多精品力作的《王庄戏曲》丛书编纂出版也为尚湖镇特色文化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启动《王庄戏曲》升级再版工作,延续、扩容“王庄戏曲”,并刻制随书DVD光盘,为普法阵地再创新高和建设地方文化品牌注入新的活力,“王庄戏曲”成功实现了从“大众娱乐”到“普法育人”的转变,提升了文化档次和教育品位。同时,一支以王庄兰花艺术团为主要力量的文艺骨干队伍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新人辈出、新作常现、常演不断的尚湖文化新格局。
尚湖镇党委、政府给予兰花艺术团大力支持,培育尚湖文化建设新的闪光点,紧抓主题类大型活动建设,掀起了一轮轮特色文化活动新高潮。先后举办了“滨湖之夜”特色文化交流文艺晚会、慈善募捐文艺专场;在全市巡演了26场主题为“关爱生命、文明出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专场文艺演出;组织了“廉政文化”专场演出;承办“尚湖杯”第十六届《小荷》全国少儿征文大赛颁奖活动;举行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作品暨袁小弟小戏小品研讨会;成功承办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中国……走进尚湖》大型系列活动及兰花艺术团锡剧小戏专场演出。《人民日报》等20多家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前来采访,收到了听众短信2万多条,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面对全国“戏曲不景气”的状况,尚湖镇兰花艺术团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传承传统锡剧的同时,发展锡剧小戏,并主动积极培养新生力量。2004年,尚湖镇在王庄中心小学组建了小兰花艺术团,注重小演员的培养,艺术团与学校结对辅导,每周(除学校暑假、寒假期间)由专人负责对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锡剧表演辅导,每年挑选30多名学生进行集训,至今已培养了8年。
如今,兰花艺术团的特色已深深扎根基层,一批文艺创作、骨干演员正在茁壮成长,无锡等周边地区的文艺精英也主动加入演出团队。本市周边乡镇、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甚至张家港、江阴等市一些外市单位也前来邀请兰花艺术团前去演出,演出是宾客爆满,人头挤挤,掌声经久不息,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尚湖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尤其是以王庄兰花艺术团为载体弘扬锡剧艺术,带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尚湖镇兰花艺术团作为民间业余锡剧艺术团体,充分体现了质朴的锡剧追求,凝聚了草根阶层的智慧。尚湖镇兰花艺术团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者,这朵兰花始终展示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