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茆山歌:大学生欢迎你
来源:finnyfish www.cssqjy.com  发布时间:2009-01-05   浏览次数:0
    12月20日 晚上,刚刚在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中获得金穗奖,并第十次进京的古里镇白茆山歌艺术团应邀走进常熟理工学院,为大学生们奉献了一台地方特色浓郁的山歌节目,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因为我们学校办在常熟,有人文专业和音乐艺术方面的教学内容,从了解常熟地方文史的角度,我们学校有必要把白茆山歌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和教育。”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许霆一语道破了这次邀请白茆山歌进校演出的初衷。当许霆书记在媒体上看到白茆山歌十进京的报道后非常感动,他对白茆山歌有这样的艺术魅力感到欣慰,对保护这样悠久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感到责无傍贷。他认为作为一所建办在常熟的省属本科院校有责任把地方文化溶入到教育中,让本地的学生传承和发扬白茆山歌,让外地的学生也能了解到白茆山歌,并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
    去年,全国唯一的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走上了北大的讲坛,今年,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把白茆山歌手请到学校为专科学生上课,这次理工学院又把白茆山歌艺术团请到学校作专场表演。白茆山歌频频走进“大雅之堂”,足以说明白茆山歌的重要价值。理工学院党委书许霆认为把白茆山歌艺术团进学校看作是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通过这种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兹润师生的精神,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出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来演出前,学院对白茆山歌已经在学院网上进行了宣传,学校宣传部、学生部和团委等部门做好了大量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听说白茆山歌要进校来演出,理工学院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当晚六点半,同学们就早早地来到学院的慎行楼齐之厅占位子。演出还没开始,能容纳800多人的演出厅就已经找不到空位子了,那份热情真不亚于明星专场演出。校党委书记许霆、副书记刘华民、副院长陈建华、党委宣传部部长曹培根等也专程观看了表演。
    说是白茆山歌艺术团,但团内的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从小生长在山歌之乡,对白茆山歌独有情钟。加上近年来他们不断地排练和外出表演,对白茆山歌怎样唱怎样演早已经驾轻就熟。当晚,他们不用伴奏,原汁原味地地为学院的师生们表演了山歌对唱《白茆塘上好风光》、情歌对唱《隔河看见白牡丹》、小组唱《摇橹歌》等多只曲目。他们全身心投入表演,将古代农村农民的劳动场景、情歌对唱等溶入到山歌表演当中,大大增强了山歌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常熟理工学院07级中文师范班学生俞毕恬看了演出非常激动,她认为白茆山歌是一种很难得的文化遗存,她说:“我们可能会比较崇尚Rap那种流行元素,但是它(白茆山歌)就是有一种吸引力,你不能说我一看到它,啊,我就迷上了,但是你慢慢慢慢品味,越品越有味道,我是很能接受的。”
    白茆山歌始于南朝乐府,已有千年的历史。如何让流传千年的民谣传唱,并且能为现代大众接受?这次白茆山歌进理工,就是学校为大学生了解和熟悉白茆山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许多学生看了演出都对白茆山歌产生了浓厚兴趣。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常熟籍学生陈怡新认为完全可以接受白茆山歌。他说:“我是常熟人,这次是身临其境地听到这种白茆山歌,家乡的这种乡音,还是第一次。给我的感觉是,它这种语言的形式,里面的风韵,字词所体现的一些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厚的,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是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啊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白茆山歌和明星不沾边、和流行不搭界,既老又土,缺少现在文艺形式所不能或缺的亮点或号召力。但是,当晚朴素而真实的表演,高吭而优美的歌声,使大学生们从中分明看到了原始的场景,听到了纯朴的声音,闻到了泥土气息,他们看重的其实就是这种“回归”“返璞”的艺术气质。
     当晚,吴歌代表性传承人、著名民间故事家、今年已76岁高龄的陆瑞英女士,还登台为大学生们讲述了《清和桥》的民间故事。一个个节目让大学生们很兴奋,演员们在台上唱得卖力,他们也不断地配合互动,唱的唱,哼的哼,还不断地喝彩和鼓掌。
    成功的演出,大学生们对山歌的热情欢迎,使山歌手们倍受鼓舞。他们表示要将白茆山歌在发掘和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注入新的音乐元素,溶入丰富的场景,不仅要使白茆山歌载歌载舞,还要有表演唱和分声部唱,达到原生态的和现代的有机结合。